25岁舍弃30万年薪,转身投向2000亿的天气市场。
8年来,一步一个脚印,最后为5亿用户塑造出一款贴心的天气商品,他就是墨迹天气的开创者金犁。
2007年是个好年景。
这一年,北京奥运会的筹措进入360天倒计时,香港平稳回归祖国10周年,而西北的嫦娥一号正整装待发,马上奔向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
可是,25岁的金犁却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他所在的老东家塞班软件被诺基亚便宜回收,随后,诺基亚宣布舍弃塞班系统,金犁就此一夜回到解放前。
要了解,此前他在塞班耗费了整整3年的心血。
想当初,这个1982年生的沈阳小伙子,2005年大学毕业后,舍弃了到艾哲森咨询公司工作的机会,转而委身塞班做软件工程师。
为此,金犁非常受伤,他决定再也不打工了,老板的小心机根本琢磨不透,太心塞!此后,他心一横,就此下了海。
干什么呢?游戏倒是非常热,可金犁上网一查,腾讯、网易、盛大好似三座大山横在前面,什么《春秋Q传》、《光之过度》、《功夫世界》......,光当年9月上线的游戏就有28款,想要突围,一点可能性都没!不过,等金犁把那28款游戏的ID研究了3个通宵,他发现了3点一同的属性,第一,需要是互联网版;第二,所有人都能接触到。
第三用频次高。
沿着这个思路,金犁没找到适合的游戏,却发现了天气!是的,没错,就是与老百姓平时生活密切有关的天气。
以前,大家看天气预报都是通过电视,到了2000年将来,伴随手机的飞速普及,就改由手机短信看天气了,是否又降温了,需不需要添加衣物?有没雾霾,需无需戴口罩?雨雪天气,需不需要开车金犁深入一知道,发现与气象有关的产业,美国为 1600 亿USD,欧洲为2600亿USD,日本为100亿USD。
而在国内,商业气象服务近乎空白。
就是它了!不过,数据的来源都是国家气象系统,只须付费,大家都可以获得与中央电视台完全相同的数据。
既然数据都一样,那样客户体验就尤为重要了。
这时,金犁把在索尼爱立信赖职长达5年的大学同学拉了过来,重点从性能、分辨度、便捷上三个方面打磨。
一是大幅减少能耗。
当时,普通的APP刷一天的天气,基本会用掉一个星期的流量,而金犁开发的APP却直接把流量消耗减少到十分之一,而且一次性抓取天气数据的点,从500个大幅提高为2000个。
二是大幅度提高明确度。
市面上的一些APP不太看重画面分辨率,看个字都是模模糊糊的,而金犁却在分辨率上死抠,他常常问的问题就是,有没背影?能否看得清?需不需要调一两个像素?镜面切换的时候有没闪动?三是用便捷。
当时一些APP已经有天气动画,但顾客需要下载安装包,而且动不动就是十几兆,特占内存。
为此,金犁给技术团队下了死命令,需要做到不需要下载,顾客进入页面就是动态的。
就如此,2009年5月,墨迹天气1.0版本问世。
当时还没手机应用商店,用户都是通过平台找自己喜欢的应用,然后下载到手机上。
于是,金犁就在不少专业技术平台上灌水。
不过,人家管理员不是吃干饭的,一看是软文,半个小时不到就删得干干净净。
为此,金犁郁闷得不可以。
没想到,就是那半个小时,被一些识货的大号发现了,乖乖,好东西!就次疯狂转发,结果一天的下载量就达到了2000人,更有人给网管留言,这么好的帖子为何删掉了?中间还有一段插曲。
那是2010年春季,北京学院路一所艺术高校的八零后美女,由于一直在天天同一时间点收到一位对面一位理工男的短信提醒,天凉了要添衣,而且,一坚持就是半年,最后两人神奇般牵上了手。
于是,墨迹天气就在大学生圈火了,一夜之间刷遍朋友圈。
事后,不少女生装上墨迹天气才了解,那是自动发布的,一旦打钩,就会天天定时为用户发送天气短信。
不过,人气来了挡不住,短短半年,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就超越了100万。
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盛行全国。
当年5月,金犁推出了Android版,选择的推广方法是换量。
他在墨迹天气中单独开了一个频道,里面有不少的下载位,通过换量的方法互相推荐商品。
对于不同平台,金犁给出不一样的首发推广位,譬如跟豌豆荚合作,起步界面上就会显示豌豆荚首发。
那段时间,他先后尝试跟10多家第三方的推广网盟合作,譬如友盟、多盟等等 。
不过,大的流量主根本不给换,小的流量主又不痛不痒,APP的下载量一直徘徊在150万。
如何解决?直到2011年5月,当金犁看到了乔布斯的苹果商店,他立马有了主意。
此后,金犁需要技术团队小步快跑,每2个星期改一次版,确保一个月一小变,三个月一大变。
其实,绝大部分用户根本不了解什么版本好,就看什么APP更新快,就给5分好评。
结果,就出现了正循环,评分愈加高,下载量愈加大,苹果应用商店上线刚刚2个月,用户就突破了400万。
不过,金犁也发愁。
愁什么?愁墨迹天气没盈利点,手里百八十万根本不够花。
金犁过去在中关村找过风投,但每次的介绍基本上低于两分钟,你这个不可以,别做了,没戏。
也是,一个工具应用,根本不可能有盈利点,而且天气APP一无数据门槛,二无技术门槛。
新浪倒是有心买,不过却阴差阳错错了过去。
直到险峰华兴的陈科屹出现,筹资才算打破僵局。
彼时,陈总刚刚成立我们的投资基金,很看好互联网+的赛道,但大的项目拿不到,太小的项目又不入眼,一看金犁的用户数接近500万,还有得玩,就投了。
有了资本撑腰,金犁开始重点在途径推广上发力。
仅仅半年后,到了2012年春季,墨迹天气的用户已经突破1个亿。
不过,金犁还是非常不安,由于功能单一,他只能守着1亿多用户要饭吃,无从变现,不像微信,只须绑定用户,购物、充值、游戏等等各种增值服务都来接踵而来。
金犁曾推出时景天气,就是用户除去可以查询天气外,还可以拍摄当时的天气照片, 推荐到朋友圈。
但,买账的用户不多,有些用户觉得拍摄功能消耗流量大,有些觉得就看个天气,凭什么要社交?更有老用户表达不满,一款轻应用变得愈加复杂。
不过,意料之外的合作却找上门来,这就是老虎地图,墨迹的用户每成功下载一次老虎地图,就付费一次。
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虎地图的下载量大幅提升了了20%。
这时,阿迪达斯也来了。
推广方法也很与众不同,墨迹天气的页面上有着装助手,是个卡通小姑娘,叫小墨妹,金犁就别出心裁,让小墨妹穿上阿迪的冬天新款服饰。
没想到,非常受用户的欢迎,阿迪就此赚到盆满钵满,用户实际转化的比例高达5%以上。
随后,京东商城、大众点评、游戏网盟一拥而入,墨迹天气上的推广平台一下子超越了100个。
2012年,墨迹天气的营收也突破1800万。
2013年初,金犁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他们自称是湖南电视台《每天向上》节目组,邀请他上节目。
骗子!金犁想都没想,就把请柬扔到了垃圾桶。
助手上网一查,才了解是真事,这档节目收视率排名全国前三!害得金犁不能不从垃圾翻出了请柬。
去了长沙才了解,那是一期手机端最火爆App大会师,同去的还有ktv、大众点评等6家开创者。
屏幕上,金犁在台上大声吆喝,屏幕下,上亿观众搜索墨迹天气,结果,下载量开始翻跟斗上涨。
到了2014年,墨迹天气的用户已经突破4个亿。
风口终于来了,2015年,国内气象局颁布法令,宣布开放气象信息。
这意味着什么?依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按需定制气象数据的潜在规模是2000亿。
这个赛道上的玩家并不多,显然金犁抢占了先机。
此后,金犁提出天气+的定义。
虽说手机上全世界各地的天气状况可以精准到小时,但金犁确有更进一步的需要,那就是要精准到公里,覆盖195个国家,70多万个区域。
譬如说,学院路北航校门口已经乌云密布,打开墨迹天气,用户可以通过定位获悉这个地方什么时间开始下雨?下雨后大概多长时间会停?这就是传闻中的短时气象服务。
有了这个数据,金犁会给用户推送更多的生活服务。
第一,洗车服务。
为粉推荐附近价格更优的洗车点,同时也为汽车服务店导入线下的精准客源流量。
快下雨的时候为用户提供叫车入口,用户想洗车的时候,提供将来几每天气情况和洗车指数。
第二,物流配送。
对外卖来讲,一场降雨可能带来百万级的配送资源损失,而在墨迹天气的支持下,可以准时对配送运力推行动态调节,减少天气原因对外卖订单带来的影响。
第三,测试空风韵量。
金犁成功开发出了一款空气测试仪,可以帮用户在室内报告PM2.5、甲醛含量等,墨迹粉可实时了解周围的环境。
这样一来,2015年,墨迹天气用户增长了1个亿,营收顺势突破1个亿。
2017年6月,金犁推出35℃计划,只须墨迹天气的用户所在城市当日气温达到35℃,可以凭着35℃活动页,在用户就近的麦当劳兑换一杯免费雪碧。
结果当月共有1500万人参与,一共送出了500万杯雪碧。
现在,墨迹天气已经完成3轮筹资,马上登陆资本市场,股东中不乏阿里、革新工场等明星股东。
35岁的金犁手握5亿用户,有超越8500万的月活跃用户和4500万的日活跃用户,成为独霸天气应用半壁江山的新土豪。
创业第一天就要记住,失败比成功的几率要大。
总是看上去一帆风顺的时候,磨难就要来了。
但磨难来了,忍一忍就过去了,这应该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