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IQ、还帅成如此、创业还这样成功难怪让错过他的徐小平心如刀绞刘自鸿,从小就是学霸,而且非常有我们的主见,中学时,在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化学竞赛两项一等奖后,他拿到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保送资格,但他舍弃了。
我更喜欢物理,于是2000年高考考试,他考上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以市理科状元的身份,那年他才17岁。
有人说刘自鸿有点狂妄,但他确实一直有狂妄的资本:2004年在清华毕业后免试继续读研,1年后他便以全校排名第一的投票数被评选为清华大学十佳出色研究生,那年他 22 岁。
2006 年硕士毕业,他又婉拒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录取,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并在 2009 年成为该系历史上用时最短毕业的华人博士生,也是斯坦福校史上罕见的入学不到 3年即完成博士学位的毕业生。
那年他也不过 26 岁而已。
然而,这类只是他精彩生活的开始。
2012年5月初,他拿着历尽艰辛筹来的 400 万人民币,在深圳留在校大学生创业园租下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小办公室,成立柔宇科技,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跟他一块的两位小伙伴是他清华兼斯坦福校友余晓军和魏鹏。
2016年11月3日,柔宇科技宣布完成Pre-D轮筹资,估值达到 200 亿元。
创立 4 年,估值 200 亿元,对刘自鸿来讲,这是个不小的收获。
然而,对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来讲,这是个不小的痛苦:每次看到它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
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骄傲,被碾压的粉碎。
徐小平为什么这样痛心?时间回到 2012 年 10 月,彼时柔宇科技才成立不过 5 个月,在斯坦福附近的肯德基里,刘自鸿见到了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和王强。
你就在这里介绍下你的项目吧,徐小平很热情,听完刘自鸿讲述之后,他又说改天你直接来我家找我吧,再仔细聊一聊。
后来的事情,你可能猜到了,徐小平错过了投资柔宇科技的绝佳机会。
回首往事,每个投资人,肯定都有那种痛心疾首的时刻,错过了好的项目。
徐小平历程这样的情况不多,但错失柔宇科技成了他 10 年天使投资生涯中最大的痛苦。
他跟我讲,他们是清华的毕业生,都在斯坦福读了博士,其中有3个在IBM年薪都是几十万USD,他们目前出来要做一个项目,目的就是做世界上最薄的柔性显示器。
我就想,投他吧。
徐小平说。
但我一问估值多少,他说是A轮,另外一个清华校友已经投了他,A轮要3000万美金。
我一听,A轮的项目这么贵,虽然我是个光荣的天使,但我丢不起这个人。
一方面嫌太贵,其次徐小平嫌那个柔性显示屏看不出什么东西,没前途,最后就没投。
现在徐小平深思自己,他说错失柔宇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他违反了我们的投资哲学:你想他们 3 个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中国最棒的人才,舍弃了最好的工作。
这种人,3 亿美金我也应该投啊。
徐小平的投资标杆是硅谷投资教父 Peter Thiel 。
作为美国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Peter Thiel 投出的SpaceX, Palantir,Airbnb都是百亿USD的公司, Facebook 是千亿USD的公司。
2015年初,Peter Thiel 来中国推广他的新书,中信出版社的卢俊安排徐小平跟他午饭,那是徐小平首次见到 Peter Thiel。
席间,徐小平问 Peter Thiel 是依据什么投到了 Facebook?Peter Thiel 说由于他把当时所有些社交互联网都投了一遍。
宁愿错投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徐小平愈加坚定了真格基金的原则。
然而,错过柔宇,更大是什么原因可能在于徐小平当年确实没了解这个项目。
当然,这不可以怪徐小平,刘自鸿他们做的事情实在太超前了。
时间回到 2006 年秋季:23岁的斯坦福博士新生刘自鸿喜欢躺在校园的草坪上,享受加州的阳光。
躺在草坪上的他考虑的问题包含:我们的学业研究方向?我们的将来?下一个改变大家生活的东西会是什么?后来他想到了人跟人、人跟自然的交互,他又想到了视觉和显示:人同意信息非常重要的方法是靠五官,视觉占到信息收入的 70% 左右。
那时显像管电视仍最为普及,液晶 LCD 电视才刚刚兴起。
笨重的显示器和大家愈加强烈的便携需要好像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假如不是屏幕限制,手机的形态又会变得多么多姿多彩。
假如做柔性显示,就能把便携和好看的大屏的需要融合在一块。
这个忽然涌现的想法让刘自鸿开心不已。
他决定以柔性电子和柔性显示为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但遍搜斯坦福电子工程系教授的课题列表,也没找到与之有关的选择。
他主动找到斯坦福大学尼西纳米电子研究组开创者 Yoshio Nishi 教授,对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做了简要介绍。
这位当时已年近7旬的前德州仪器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对刘自鸿提出的方向表示出了出人预料的开心和认可,并随即让他提出项目申请。
在西美绪教授和随后化学工程系鲍哲楠教授的一同支持下,刘自鸿顺利展开在柔性电子和显示方向的研究。
3 年后,刘自鸿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 TFT 柔性有机半导体的有关材料、工艺、物理建模和器件设计。
2009 年,刘自鸿在斯坦福博士毕业后萌发了创业的想法,但彼时的美国正因金融危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探寻创业加盟变得困难。
当年 7 月,他去了 IBM 沃森研究中心,一边工作,一边借助空闲时间继续柔性显示有关研究,等待适合的创业机会。
2011 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复苏,他感觉机会已到,开始谋划创业。
创业投资项目太超前,不少信息还不可以说,由于需要保密。
这让刘自鸿拿投资异常困难。
刘自鸿的天使投资人、松禾资本合伙开创者厉伟回忆说:在深圳的一个海归人才创业大赛上,刘自鸿当时展示的柔性电子墨水黑白显示屏仿佛把大家带入一个科幻世界,而他宣称要把科幻变为科技和商业。
其实不少投资人都看不明白,他们咨询显示面板行业的专家,得到的回答都是这就是一个科幻的东西,至少 30 年甚至 50 年之后再去看吧。
于是,看不明白的投资人不停地列出问题让刘自鸿回答,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早上醒来时,刘自鸿已经害怕看手机,由于我一看到邮件,里面就有十几二十个问题让我去回答,我可能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回答完。
半年后,松禾资本还是给了钱。
厉伟的逻辑是,大家当时就感觉,他们一定能做的出来,由于这人的背景真的非常强。
厉伟同时也是深圳另一家明星企业光启科技的早期投资人。
对 80 后有个性的青年,厉伟一般想赌一把。
IDG 资本也是柔宇科技的早期投资机构,IDG合作伙伴杨飞有着跟历伟类似的判断:刘自鸿与百度开创者李彦宏有不少相似之处,他们都比较文质斌斌,对于投资人的各种问题都不厌其烦地应答;刘自鸿还是一名颇具领导力的创业人士,他的团队非常强。
因此,杨飞坦然表示,即便到目前,他也不可以一定柔宇必然会在将来市场中胜出,但对刘自鸿和他的团队信心十足。
2012年创立后的两年里,柔宇科技在业界一直没什么存在感。
在研发过程中,刘自鸿对外面一直维持沉默。
与其他依赖技术领先和技术沉淀作为基础的科技公司一样,柔宇初创团队度过了几年CEO刘自鸿只拿3660元薪资,朋友都不了解他们在做什么的开发岁月。
2014年8月,柔宇科技一战封神,成为明星公司。
当时,柔宇重拳发布了其研制出的全球最薄(厚度为0.01毫米)的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凭着此项黑科技所带来的巨大商业想象空间,柔宇遭到很大关注,成为业界焦点。
就如此,柔宇火了!一时间,四五十家投资机构蜂拥而至,筹资额度一涨再涨,最初就想筹资几千美金,最后 2015 年 7 月 C 轮完成时是11亿人民币,超出预期不少。
此时,创立仅 3 年多估值已达数十亿USD的柔宇成为真的意义的独角兽。
2015年十月19日,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革新活动周上,李克强总理参观了柔宇科技。
2015 年 11 月,柔宇与深圳政府等合作,开始在深圳龙岗建设全球类 6 代全柔性显示屏生产线。
资料显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设计产能约为 5000 万片显示模组/年。
2016年7月开工建设,2017年6月设施搬入。
毫无疑问,假如真能如期量产,那柔宇科技将再一次超越三星、LG。
2016 年 1 月,柔宇科技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被路透社评选为2016年CES最好(The best of CES 2016)。
当然,柔宇科技的进步也一直困难重重。
柔宇刚开始的模式是做 To B 的商品,然而在柔性屏方面的研发过于超前,也让刘自鸿领会到了超前的痛苦,其他厂家在物料配合上跟不上柔宇的进展,一个完全柔性的手机,以前都没哪家厂家真的做过这件事情,就需要不少人重新去考虑,上下游的配套都需要时间。
于是在如此思路下,柔宇把业务划分成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智能终端三个单元。
前两者为企业级顾客提供相应商品和解决方法,而智能终端则开发消费级商品。
2015年9月15日,一门心思扑在柔性显示技术研发的柔宇科技,于深圳保利国际影院 POLYMAX 巨幕厅发布了我们的第一款消费级商品 Royole-X。
Royole-X 是一款头戴式影院商品,戴上 Royole-X 后,眼前会直接显示一块长方形的屏幕,感觉就仿佛坐在电影院一样。
2016年初,刘自鸿透露价格3999元的Royole-X月销售量过万。
2016年9月23日,柔宇科技发布 Royole MOON,这是继 Royole-X 后的又一款头戴显示器+耳机形态的智能终端,Royole MOON 在算法上进行了优化,并且新增了一个800寸3D弧形巨幕的成效。
此外,柔宇科技还在这一年内频繁推出了其它终端商品,如智能家居、汽车电子与其它消费电子。
柔宇科技期望让业界看到柔性电子的应用空间和商业价值,期望探寻更多的合伙人来把这类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商品中。
柔宇科技期望通过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用To C带动To B。
不过,刘自鸿仍然强调,近期几年柔宇科技会同时兼顾B端和C端的业务,不过B端的柔性屏依旧是重心,人力的投入也自然会高于终端商品。
创业维艰,但柔宇的成长速度令业界震撼,且作为一家独角兽公司,柔宇仍然在飞快成长。
刘自鸿能长期维持最佳的创业状况,是柔宇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柔宇的研发职员占职员总人数近80%,禀承行胜于言的学风。
刘自鸿说,大家三年多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能等于角逐对手9到10年的投入其他人非常难想象大家有多拼命。
他说,某晚加班加到深夜1点半,他在公司见到长椅上睡着一个女孩,那是一个职员的女朋友。
尴尬之余,刘自鸿得意于自己团队的拼命。
然而,在公司职员眼中,这位30岁出头的CEO工作状况更可怕,常常看到他凌晨两三点发来邮件,第二天一大早又出目前公司。
刘自鸿这样描述他的典型一天:天天5点多从深圳南山家里起床,6点多到坐落于科兴科学园的公司,趁着公司别的人都还没有到,在下面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考虑不少问题,然后开始一个CEO处置事务的繁忙一天。
天天工作16到18个小时,他自称非常享受这种超负荷的状况。
2012 年深圳公司创建时,美国硅谷公司也同时成立运营,并在那里设置柔宇的研发中心。
创业初期几个月,刘自鸿每月都要在深圳和硅谷之间频繁往返。
那时在硅谷还没办公室,刘自鸿就睡在当时仍在斯坦福做博士后的魏鹏家10多平方米的宿舍客厅里。
客厅只有小沙发和餐桌之间有一点空隙,刘自鸿简单铺了一个地铺睡了前后整整一个月。
加州昼夜温差大,夜间风从门底的缝隙中呼呼地灌进去。
那时我就在在想自己为何抛弃安逸去创业,刘自鸿说,但一转念又变得乐观起来,仿佛那是头悬梁、锥刺骨的考验,这种睡地铺的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应该特别珍惜,或许将来再不会有这种特别的体验了。
刘自鸿说,人都爱冒险,而他能承受的冒险程度会更大一些,我喜欢一件事情,可以不管不考虑其他的东西。
对了,柔宇科技的口号是:大家不预测将来,大家创造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