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创业大赛  企业产品推广  企业推广方案  创业好项目  企业网站推广方法  酷狗音乐  新零售  供应链  企业微博营销  物流 
 
瓷爱品牌招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讯 » 创业宝典 » 正文

什么才是社区O2O的正确姿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365加盟网  浏览次数:538
核心提示:10月初,曾在5月份高调宣布获得亿元天使轮投资的小区社交软件叮咚小区被爆出资金链断裂,北京办公室关停,上海团队裁员70%以上。...

十月初,曾在5月份高调宣布获得亿元天使轮投资的小区社交软件叮咚小区被爆出资金链断裂,北京办公室关停,上海团队裁员70%以上。

而同时, 十月13日,另一家社区O2O公司小区无忧宣布完成A轮2000万USD筹资。

两则新闻,天壤之别。

在社区O2O的创业浪潮中,叮咚小区和小区无忧无疑是较为典型的两家企业,两家企业的不同进步,也好像预示着社区O2O的进步现状。

为何曾获得亿元天使筹资的叮咚小区开始裁员,而不声不响的小区无忧却活了下来?小区社交与小区服务的模式之别叮咚小区和小区无忧都是立志要做社区O2O行业的巨头,只是,一个选择了从小区社交起步,另一个选择了从小区服务切入。

笔者此前在钛媒体上发表的《想象中的下一个O2O入口:中国式的小区社交》一文中,就剖析了小区社交进步的困难程度与挑战。

到目前,笔者还是不看好现阶段小区社交的进步。

不断流动的小区居民、无序的小区管理与用户群体的不稳定性,依旧困扰着小区社交的进步。

记得笔者前一篇文章发表的时候,叮咚小区的客服在文章下 回复 感觉家门口谈恋爱不便捷的同学,设想一下,假如有一个街坊邻居的熟人社会,映射到线上,没准儿能碰上热心可靠的介绍人,依赖熟人介绍对象,这本就是对小区社交需要的本末倒置。

小区社交是什么?笔者曾在文章中给小区社交下过概念:小区社交是以居民小区为中心,基于同小区居民的人际关系,坐落于熟人社交(微信)与陌生人社交(陌陌)中间的一个社交范围。

小区社交并不是熟人社交,更不是陌生人社交,小区社交存在的目的是增进同小区用户的交流交流,打破居民楼之间的隔阂。

但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下的小区环境,青年有微信、陌陌如此年轻的社交圈子,而爸爸妈妈辈的思想并没进步到能同意社交软件来交流邻里感情的地步。

还是那句话,在目前的国内小区的近况下,青年不愿玩,老年人玩不了。

但对于小区服务这块,以饿了么、淘点点为代表的外卖平台,与各种家政创业团队的如火如荼已经证实了社区商业是一片极其巨大的市场。

但外卖平台、家政平台 这种互联网+创业团队,只是以行业为基础做的商业资源整理,而以小区为核心做整理的本就是社区O2O应该做的,相比于基于行业的商业资源整理,基于社区的资源整理的困难程度更大,但机会也更多。

O2O最后落脚还是要依赖小区周围的外卖、洗衣、家政、快递等最基础的服务,社区商业服务的再整理,不只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物流的问题,更能帮助企业熟知当地居民需要,也帮助创业人士以小区为核心,打下了我们的用户依据地。

线下运营方法之别叮咚小区在成立之初,其第一批用户的获得完全是基于线下的红包派送。

笔者所在的张江区域算是叮咚小区的发源地,也历程了叮咚小区的第一批用户进步。

叮咚小 区在玉兰香苑、张江镇等小区密集的地方派驻线下职员,每安装一台手机就送5元现金,再辅以小区社交的新鲜定义,就如此,以张江白领为基础,打造了第一批用 户群体。

这第一批用户也成为叮咚小区亿元天使轮筹资的要紧资本。

叮咚小区的亿元筹资之后,高调进驻北京,同时组建了庞大的线下团队,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上海地铁、北京地铁、人群密集处的大篇幅广告铺天盖地。

叮咚小区运营重点在于用户量与揭秘量,总结起来,叮咚小区的线下运营=线下付费预装+外墙媒体广告。

然而,叮咚小区忽略了软件本身存在的社交需要单一的问题,累积起来的用户并没好的落脚点。

叮咚小区App上线之后,一直没好的革新,其涵盖的社交原因已没办法满足用户的需要的时候,累积的用户量又开始持续的流失。

和叮咚小区相同的是,小区无忧在拿到筹资之后,也组建了较为庞大的线下团队,现在小区无忧的地面团队也已近1000人。

所不一样的是,小区无忧创立18个月来,其线下团队主要集中于小区周围服务的资源整理,与小区服务覆盖,到现在为止,其官方宣布在国内已辐射56个城市,接近28万小区。

在小区无忧软件上,你所看 到的都是小区周围的食肆、快递、修理、家政等小区服务信息。

作为立足于小区服务的社区O2O,社区周围资源是小区无忧安身立命的根本,社区资源整理本就是不少创业团队不愿干的脏活累活,但也是任何一个社区O2O进步所必需的。

在起步的运营上,可以说,小区无忧的选择要优于叮咚小区。

社区O2O的核心是什么?其实,从上面的剖析中可以看出,社区O2O的核心是社区资源整理,而非社交。

国内小区的不成熟,目的居民的不稳定,已经决定了小区社交的步履蹒跚。

但相比 于小区社交,小区居民更在乎的是家电器坏了能准时找到人来修,饿了能非常快有速食送上门。

小区本就是居民聚集的生活区,生活才是居民社区的核心价值,小区居民对于生活服务的配套的需要是远远大于社交需要的,在目前小区的服务尚且不可以完全满足居民需要的时候,大伙会关心去认识更多小区人吗?小区社交难道就没进步了吗?当然不是,即便笔者不看好目前的小区社交,但仍然看好小区社交将来的进步前景。

目前小区社交的瓶颈主要在于小区社交的进步机会未到。

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达成五类,马斯洛理论完全适用于小区居民需要中,在小区居民满足了小区的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后,才会考虑社 交需要的进步。

而在目前国内小区中,大多数小区并未完成前两个需要的健全,混乱无序的小区管理、不断流动居民人群、小区安全保障的缺失等问题的存在,也就制约了第三个阶段社交需要的进步。

然而,伴随成熟社区的不断涌现,伴随80、九零后成为居民小区的主力,在小区的基本服务渐渐健全之后,小区居民势必会有认识同小区居民的社交需要,小区社交势必会有着进步前景。

总体来讲,不断裁员的叮咚小区并不是预示着小区社交的穷途末路,拿到2000wUSD筹资的小区无忧也未必就能肯定把社区O2O做好。

在这个O2O混战的 网络年代,没什么团队、哪种模式可以敢说成功,大伙都在摸黑前行,怎么样找到合适我们的进步模式,才是每一个团队所需要考虑的。

 
关键词: 创业常识
 
[ 创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创业资讯
点击排行
中国大学生创业网 - 加盟,加盟好项目,小本创业,2020最有前景的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