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投资人眼中的怪诞天才少女,曾被红杉资本等顶级VC追投,九零后美女CEO、空空狐开创者余小丹昨日通过个人微信公号发文称,因为公司内部治理问题和自己忽然生病,被第B轮投资方昆仑万维清算,自己已被踢出董事会,并被迫辞去CEO职位。
网站源码资本曹毅曾评价余小丹是个怪诞的九零后,思维缜密、策略明确。
然而到底是什么致使缘由这位曾在资本圈红极一时的年轻创业人士一落千丈的呢?依据余小丹的自述内容大家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1、筹资款项不到位,公司资金链断裂。
她在文中提到,B轮筹资是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领投,红杉资本、网站源码资本等跟投。
当公司和投资方签署完具备双方约束法律效应的文件,并一块给媒体提供了筹资消息后,投资款最后没到齐。
除去B轮筹资,A轮的股东投资款也不少没到账,余小丹称,要了一年都没要齐,公司资金链断裂,不能不用我们的存款或者借钱发职员薪资。
2、投资方强势插手企业的事务。
余小丹文中透露,此前红杉投资人介绍了闲鱼的季诺来空空狐担任COO,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支付给COO 高额年薪,支出超越公司其他职员总和。
余小丹文中透露,这笔钱因为是周亚辉直接支付给COO的,公司账面上没呈现,直接算在投资款里。
3、余小丹突发重病,无暇顾及公司业务。
因为创业遇见的种种不顺和焦虑,致使余小丹突发重病,在她生病后,B轮投资方昆仑万维周亚辉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为了不让职员的五险一金断交,她无奈被迫出让大多数股权,卸任CEO,并舍弃董事会席位。
至此,余小丹被彻底踢出其亲手创建的空空狐。
筹资遭拖欠,生病20天被资本踢出局,这位年轻的九零后美女CEO此刻已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处,然而这场血泪史的背后,除去惹人怜惜以外,还有更多值得海量年轻创业人士考虑的地方。
1、不要抱着拉投资的心态创业。
不少创业人士在没明确的公司定位甚至缺少市场调查时就开始盲目创业,没的好的商业模式只好靠拉投资来维系企业的运营。
比如此次空空狐,作为女人闲置交易网站,前有阿里集团旗下的闲鱼、后有58赶集集团的转转,行业角逐权势强大。
第二,在这种网络花钱都还来不及留住用户的背景下,空空狐创办伊始就收百分之五的佣金作为首次盈利尝试,最后因为客户体验不佳、信用卡套现有bug等很多问题陷入盈利瓶颈,最后只有依赖持续的资本投资来维系运营。
因此建议公司创业前期就找准企业定位,探索适合的商业模式,形成自运营。
2、资本市场水还深,且淌且学习。
无论是在创业风光之际还是发难之际,创业人士及公司一直需要资本市场扶助一把的。
然而筹资对于创业人士而言,犹如一滩清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拿到筹资之后,企业自己仍需尽快找到我们的商业模式。
过分依赖资本市场,容易让创业人士陷入被动地位,从而失去对企业的主导权,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比如空空狐就在拿到筹资之后承受不住股东重压,盲目增大市场投放,致使公司陷入经济困区。
同时,跟投资方之间需要明确有关权益,权益对等是最基本的诉求,同时也是维护企业正常运营最基本的保障。
3、公司管理构造要创业人士亲手抓。
不少创业人士在创业初期缺少肯定的管理经验,因此企业的高层管理职员有时候为别人所推荐甚至由投资方直接敲定,如此容易稀释对企业的把控权,影响公司后续进步。
比如此次空空狐的CEO所述,空空狐的COO就是直接由投资方来钦定,COO的薪酬支出超越公司其他职员总和。
这种管理构造的不合理性最后在企业的危难之际凸显出来,直接给公司带来破产的风险。
4、身体是创业人士革命的本钱。
对于每个创业人士而言,创业成功是他们的梦想,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创业人士常常会忽视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在网络行业,创业人士病倒或者猝死这种新闻已经充耳不闻了,此次空空狐CEO的病倒再一次印证了身体是创业人士革命的本钱,缺少强健的体魄,再牛逼的创业也只能是一场空谈。
都说九零后创业人士个性张扬,对于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行业而言,张扬不失为一种创业精神。
然而在这种张扬底下,年轻创业人士们仍需更多的磨练自己,与世融合。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简而言之:即使创业失败了没关系,还能卷土重来,只须人还在就好。
人还在,找准方向使对力气就好。
要了解,天下没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以 下 为 余 小 丹 自 述 全 文:(为了保证余小丹个人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以下为余小丹自述的全文。
为了保证阅读体验,仅做了划重点、分段处置。
)我是少女丹,开始写这封公告的时间是2016年11月30日,距离我昏厥被送往急诊的11月十日过去了20天。
这段时间我了解了一些朋友对我的留言关心,我目前还在治疗中,但不是绝症而且也没生命危险,恢复健康只不过时间问题,假如不尽快跟大伙报个平安的话,我会惴惴不安。
发生的事情密度特别高,我注意力集中会加剧头痛所以也就支撑得起天天写一点,发出来的时候应该至少是几天后了。
假如只写概况,或许会有不少问题,来回回答会非常累,所以我尽可能在这里写完,前面是基本状况,后面是细节。
基本状况11月十日的晚上,我在家处置企业的事,发邮件和微信,中途接了几个电话。
后来我了解了,我在中途昏倒在地板上,全身抽搐,头持续向后撞击,发出类似哭喊的声音。
等我睁开双眼时,不了解出了什么事,头非常重,意识模糊,试图站起来,也站不起来。
距离我近期的医院是「和睦家医院」,我被送去了和睦家医院的急诊,立刻照了脑部CT并拿到了结果,以下大夫我按见到的顺序用ABCD来标注。
急诊值班大夫A告诉我脑部有一个阴影,是什么不了解,他不是专科大夫,建议明天跟神经内科的专科大夫确认。
第二天,见到了神经内科大夫B,大夫询问了发作的详情,什么症状有,什么没,然后确认了以前有没如此的发作,我说从来没过,这是首次。
诊断这是「痫性发作」 ,但具体脑部哪些原因引起的,CT片不够,需要做核磁共振MRI和脑电图EEG。
感谢她的费心协调,当天就做了脑部增强MRI(MRI with contrast)。
做完MRI在等结果,护士告诉我大夫给她们打来电话,让我不需要回门诊找她了,大夫会过来找我说。
半个小时后,大夫来了,把我带到休息室,跟我说她已经看了传过去的MRI片子了,看着是有一个肿瘤。
她停了一下,看着我。
我说,了解了。
那样这个肿瘤可以如何处置?她接着说,大概率是良性的,手术就能,不需要立刻做可以察看它长大的速度。
我问,是开颅手术吗?她说,是的。
到此我了解了现在全部的信息,跟大夫道谢后,我下面的要做的就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好的医院,分别诊断,然后尽快做完检查。
北京神内神外科最好的医院应该是「天坛医院」,但这所公立医院很繁忙,另一个信息是其中有一部分「天坛医院」的专家也在和天坛医院合作打造的医院「天坛普华」出诊。
为了快,下面的几天我就在这两所医院来回。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家C看完目前资料诊断结果如下。
大夫B觉得肿瘤的地方大夫C觉得是囊肿,好消息。
这次「痫性发作」是什么原因他觉得不是这个地方引起的,有脑膜炎的可能,坏消息。
有明显「海马体变异」,坏消息。
完成检查需要住院7-14天。
做了肿瘤测试现在最早进的PET/CT技术。
做了腰椎穿刺,取了脑脊液送去「协和医院」检查,测了颅压高于正常值较多。
然后连续抽了十几管血,结果还没完全出来。
12小时脑电图接着24小时脑电图,都没抓到能证明癫痫的特点波棘波。
检查结果是由「天坛医院」和「协和医院」一同出,目前已经拿到大多数。
剩下的顺利的话也会在两周内拿到了。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专家C、天坛普华三位大夫会诊看了已经拿到的这部分材料,四位都是神经内科的大夫。
现在的结果总结起来是:
1、单次痫性发作。
初期判断跟癫痫反应类似,但两次脑电图都没抓到癫痫的特点「棘波」。
因此判断为急性发作,器质性缘由不明,情绪性因素是当天情绪激动。
总结起来:暂不可以诊断为癫痫,假如第三发作需立刻住院。
2、海马体病变。
可能是致使这次痫性发作的器质性缘由,假如之后不引起其他并发症就不处置。
3、左边有囊肿。
4、颅压250,高于正常值90-180较多,缘由不明。
照我的理解,神经内科大夫的建议觉得是不发作就休息,第三发作就住院。
另外等得到全部检查结果后我也会递交给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大夫,假如剩余检查结果没跟之前的结果相悖,那样就能确定:现在不需要动手术。
10号这天昏厥我完全没料到,因为毫无筹备被吓到了。
其他的,大夫告知我脑部肿瘤也好,剧烈头痛快一周不可以起床也好,发现新的脑部问题也好,身体上不太舒服,但我心情上一直平静。
有一部分缘由是心里隐约了解。
往回倒几个月,我天天书包里就背着一包药,周围的好些人发现我不只完全舍弃了喝酒,我开会前喝咖啡的习惯也停了。
去医院的频繁程度就像零件轮番报废的机器人,好多次都是拿了药就从医院直接去工作地址。
有投资人发现我比以前瘦了不少,并且脸色苍白,其实就是由于我非常痛。
6月份时其中一个肿瘤指标高于正常值3倍,依据我有限的医学常识也了解这大概提示有问题,当然也大概啥事都没。
知道这一年我病情的大夫催促我住院,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拿了药就走了。
我也非常想停下来解决一下身体的问题,不要再连夜工作透支了,但我当时感觉比较负责的方法是,把筹资解决后保证公司资金充足,然后再找到适合人选替代我做CEO,不适合的职员辞退和补位处置完毕。
然后我就去住院。
在十日之前,我全力以赴做着这类事。
十日的突发病倒后,接连发生不少事,其中最易猜到的,就是在确认我不是装病而是真的病倒了,因而短期无法管理企业的时候,我的公司会 易主 。
看着我非常重要的价值就是:持有一家市场估值2-4亿的公司超越60%股份。
在病倒前,公司发放薪资的钱已经不足,另外,因为用户用支付宝买卖需要手续费,而空空狐是由平台方来垫付这笔成本,已经支付金额200万,目前是在用用户的买卖流水金额来周转,假如用户集中提现,那资金链一定出现危机。
我跟股东提过,即使是让我拿持有些所有股份作为交换,只须他们能保证我的职员的薪资和社保公积金不受影响,用户能正常提现,我想同意。
在听的人看来,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哪个会舍弃。
十日病倒后,除去「职员和用户的利益不受损」,「我要安心治疗不再遭到刺激」也加入了我的目的清单。
目前我已经同意了所有针对我的苛刻条件,实行的律师说这是他负责修改过的最伤感的协议,但换来了公司正常运行。
我病得忽然,昏倒前都在高强度的工作,股东和辞职高管最初不相信我会忽然病倒,直到他们通过各自的方法确认了。
在病中,我出去参加了一次会面,强打精神出去是什么原因回想起来非常伤感,当时我只有出目前现场这一个方法,才能防止别人以我的名义去借钱签署了0对价出售股份协议后,股东担忧我病好将来会反悔,因此跟代表我的委托人反复确认。
目前我好一些了,意识也清醒,就对股东说一下:我签署的合同我就会遵守。
以下是细节以11月十日为分界线。
十日之前的内容是背景介绍,关于公司是做什么的、我平常在做什么、股东和辞职高管在做什么。
11月十日之前:有的朋友了解我,是由于工作宣传出目前电视节目上面,我是一家小企业的CEO,但具体是干什么的,我一个人极少在微博说。
一方面是由于在电视媒体这类地方为公司宣传嘻嘻哈哈的我已经精疲力尽了,微博我想做自己。
其次也是由于关注我微博的朋友并非我商品的核心受众,所以从现实层面上来讲也完全不必。
小部分早期关注我的粉是了解的,我创立的就是「空空狐」,女孩用的二手交易网站,2016年业内比较权威的第三方统计机构「易观中国」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排名,前三的是阿里集团旗下的「闲鱼」、58赶集集团的「转转」和「空空狐」。
各位可能在微博上看到过大家投放的广告,男孩的话,假如用过「闲鱼」,那也容易理解,就等于女孩版的,买卖衣服、包包这类闲置的。
这是我的团队2014年9月发布的商品。
这是个毁誉参半的交易网站APP,被喷的容易见到状况是一个用户被另一个用户坑了 ,平台方却只能通过平台上双方的聊天记录订单记录来断定,而平台以外的证据,譬如微信聊天记录大家没能力断定真假,因此可能被觉得偏袒了买方或者卖方。
这种被骂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作为平台应该承受的。
另一种容易见到状况是,用信用卡套现被断定为异常用户后,会加入灰名单 ,这类用户申请提现之后会被冻结然后延期提现。
正常用户仍然是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提现。
信用卡套现的人不可以准时套到现,就组队发帖,大意就是「平台空空狐拿钱跑路」,负面新闻或许可以引起很多用户恐慌,平台就可能顾忌名声或者筹资提前跟他们妥协。
两种状况基本覆盖了空空狐的负面新闻种类。
从资本价值来讲,公司估值从第一轮5000万,到第二轮2.8亿,到第三轮进入资本寒冬,也就在3-4亿之间。
第一轮是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领投的,第二轮是上市公司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领投,红杉资本、网站源码资本等机构跟投的。
两年前最初跟风险投资机构交际的时候,看到身边风险投资机构跟其他公司签了Term Sheet(投资框架协议)最后反悔,致使这类公司错过跟其他机构的谈判机会,我都感觉惊讶。
由于投资框架协议仅单方面限制公司接触其他投资人这一条有法律效应,对投资人没限制,所以从法律上来讲投资机构这么做是没问题的。
后来我第二轮筹资的时候,公司和投资人签署完具备双方约束法律效应的SPA(正式投资协议文件),一块给媒体提供了筹资信息后,投资款最后照样没到齐。
假如问我,既然都有法律约束,为何不可以让签署协议的股东打钱?而且我这件事从来没公开说过。
为何呢?由于太危险了。
诉讼,即使真的有期望,需要的时间是几个月还是一年没人能预测,在那之前公司非常可能就没资金运转了,所以我到今天还没有看到有人敢这么做。
此外,如此做本身就意味着跟股东公开撕破脸。
引用股东网站源码资本的合作伙伴曹毅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跟我说的话:「你还想不想在圈子里混了?你公司还想不想将来筹资了?」我的诉求非常明确,就是业务已经汇报了,公司快没钱运转了, 你们的钱什么时候打?假如有哪些疑虑的话,是毁约吗?确定毁约的话直接告诉我,不要反复开电话会议找理由了,已经几个月了,大家得明确废弃之前的合同,我才能快点探寻投资人给公司续命啊。
要不然公司有上一轮的投资合同束缚,股东应对投资款又不到账,就连新一轮投资人问大家上一轮的确定的筹资额到底是多少都不可以回答,上一轮投资没结束的状况下,下一轮无法进行。
好几次快要发不出薪资,我焦头烂额为了钱到处跑,但同事们并不了解有这么多次危机,由于无论怎么样我还是按时在每一个月10号发出了,没耽误过。
从去年8月份下面的一年,企业的投资款到底会到账多少,我也不了解,因此预算起伏变化。
股东先是催促我迅速增长业务,也就是增大市场投放烧钱,几个月后改成告诉我停掉市场投放,是停掉噢。
假如我这次仍然这么实行,那样就等于舍弃下面的筹资了。
之前一轮的投资款还没到账,又损失掉下一轮筹资的期望,如此哪个来负责呢。
当我如此回问股东的时候,没得到回话。
最后第二轮的投资款加起来总共3400万,并且根据这个数字重新修改了协议。
此前红杉投资人介绍了闲鱼的运营负责人季诺来空空狐担任COO,周亚辉支付给COO 300万,这笔钱因为是周亚辉直接支付给COO的,公司账面上没呈现。
但钱是算在投资款里。
也就是说,公司运营实质收到的钱是3100万。
此外COO年薪税后 200 多万,税前公司支出的钱超越全企业的所有人的薪资总和。
COO的薪酬支出超越全公司总和,支出太不合理了,因此我每次都要回答将来投资人对薪酬结构的质疑,而且将来引进的其他高管如何解决,薪酬不可能一直如此下去。
所以我早晚得根据高管的市场薪酬把这个支出降到适合范围,比较保险的策略是,在公司新筹资到账后,再决定COO的降薪,如此即使有辞职风险,也不影响全体职员的稳定性,这个职位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补位。
跟计划不一样的是,筹资还没有敲定的时候,资金已经非常紧张,假如这种时候给COO降薪,最大的可能就是COO辞职,而辞职进而证实了公司资金危机,那样或许等不到筹资谈妥就职员动荡投资人退缩了。
假如不降薪,下个月的薪资发不出来了。
没什么策略是好的,我选降薪续命。
那段时间,除去跟投资人,我几乎完全不说话,实在太累了。
白天去投资机构开会,晚上更新机构不断新增索要的业务数据文件到凌晨。
基础数据、留存剖析、复购剖析、筹资服务市场计划、预期用户增长依据、财务预测COO没提前跟我说,直接邮件抄送HR要辞职。
这个时候公司正在查处信用卡套现,一边联系支付宝提供大家监管的记录,另一边第三轮筹资已经见完所有合作伙伴,数据尽调也做完了,到了最后阶段。
11月十日:
11月十日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10号是每一个月发薪资的日子。
我的个人存款全部垫付公司支出以外,职员的薪资缺口45万是我前一天晚上飞回重庆借的。
为了不延迟发薪资,还没有来得及赶回北京我就先把借的钱打到了公司账户上。
COO是除我以外唯一一个没发薪资的,其他同事的薪资都发了。
第二件事,COO打电话给我。
因为借的钱不够,把我和COO从发薪名单里面去掉,先发其他基础职员的薪资,我和COO的薪资在公司筹资到账后补发。
几分钟后,我就接到COO的电话,但这一次威胁我也没用了,其他职员的薪资是我借钱发的状况下,当时没钱发给他。
接着COO说,让我立刻给他盖章办辞职证明,要不然就在公司闹。
高管辞职我得通报董事会,通过了才能给COO办,我没权力一个人赞同,两个董事,红杉的董事郑庆生我今天就能联系到,但另一个董事昆仑万维的董事周亚辉据了解在美国,可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我把这个状况说了,COO在电话笑着说你骗哪个呢你盖个章就好。
这个电话挂掉就一直打进去,我把详情写成文字汇报给董事会,红杉董事郑庆生非常快有了回复,「不要影响公司筹资,给COO开辞职证明让他走。
」周亚辉没回复。
我打电话回公司实行这个决定。
在当晚7点左右,我昏倒失去意识,被送到急诊。
11月十日将来:不了解忽然什么时间又会失去意识,我委托了一位创始职员代我实行企业的事。
第二轮领投的股东「昆仑万维」的董事长周亚辉提出,由「昆仑万维」接手「空空狐」,承诺是由「昆仑万维」给公司注资500万(签署协议并派遣指定CEO任职后即注资200万),保证职员社保公积金正常缴纳和用户的提现正常不受影响。
条件是开创者将股份免费出售给「昆仑万维」,最后开创者的股份由60%多变成10%。
这显然不是一个像之前两轮那样的正常估值的筹资,但我已经没什么谈判的筹码。
摆在我面前的路有三条:
1. 把老股东的投资款要齐。
不可能。
要了一年都没要齐,何况在公司困难的状况下,股东就更不会到账了。
2. 第三轮新投资人的筹资打入公司。
虽然到了最后阶段,但负责将来业务规划的开创者忽然生病了并且不了解什么时间可以复工,这种消息足以让筹资泡汤。
3. 先借钱把危机撑过去。
保持公司职员开支和用户正常提现大概需要200万,这个数字或许借得到。
但这之后仍然要把第三轮的新筹资打入公司,假如做不到,那之前借的所有钱也就都白费了。
拿到第三轮新筹资目前出现的变数,就是我生病了。
假如告诉新投资人我几个月后就会好,就会回到公司,一方面这么说完全没依据,其次职员的公积金在当月25号之前需要交上。
职员的五险一金一旦断掉,公司里计划购房买车的职员该如何解决?所以我没再去借钱。
当时有人提出仅需借钱把公司这段撑过去,然后即使底价供应公司,3亿的公司也得卖个几千万,我的收益也是过千万,而提出策略的人也想从中分得利益。
我拒绝了,说拒绝都不够准确,应该说是以关系破裂为代价阻止了这个做法。
对我来讲,公司既然都要易主,我一个人有钱当然比没好,但这个策略假如失败,职员的五险一金就断保了。
以前我跟投资人争执,从来不会跪下低头。
但这次我负担着整个公司职员的利益,在这种时候,我是非常干脆的跪下的。
同意「昆仑万维」的条件是当时最稳妥的方法。
基本已经讲完了。
11月28日,转股协议签署、新CEO接任、公司注资200万。
在合同最后签署之前,周亚辉把由「昆仑万维」接收股份改为由他个人来接收,所以在工商变更后的「空空狐」的90%股权持有者变更为周亚辉。
我丧失董事会席位,因此下面事实上给我剩下的10%股份也是可以通过类似这次的远低于市场估值的筹资来稀释到0.1%或者更低,所以这个股份就等于没。
股权、董事会席位我都无需,我离开后,公司应该根据职员入职时间计算创始职员的期权。
这个后来被模模糊糊的绕过去了,方法就是告诉大家写着创始职员入职时间的职员协议找不到了我尽力了。
「空空狐」还在,部分职员辞职,新派遣的CEO已经接管公司一段时间。
假如下面公司被供应,我剩下的股份有「一点点」的可能性变现,那不论多少,我都不要,全部根据当初的比率给创始职员补偿他们。
这三年里,我有不少错,承受不住股东重压盲目增大市场投放、引进高管过程中考察不全方位、忙于对外筹资对内把控团队不足每个错误一环扣一环走到了目前的失败。
但我也成长得比以前女友何时间段都快,这三年是我和世界交涉的一个开始,将来我还有不少想达成的事。
我不再是CEO,也没存款和房屋,暂时回到爸爸妈妈家休养。
谢谢关心我的各位,我身体在恢复,Westworld第一季也看完了。
以上为余小丹自述全文。
另外,据记者知道,余小丹的个人朋友圈近期的动态停留在了11月7日,也就是11月十日余小丹病倒后,没再发过朋友圈。
以下是余小丹病倒前发在朋友圈的一些信息:
1990年,余小丹出生于重庆,2007年进入天津大学。
2011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医学工奥创士。
读硕士期间,运作2家公司,一家做外贸医疗咨询,一家帮国内独立设计师把东西卖到欧美。
2013年毕业后回国。
2014年4月,余小丹创立空空狐,商品于2014年9月上线。
空空狐为女人闲置交易网站,女生们可以在这里供应或购买二手衣服、鞋子、包包。
2015年6月,空空狐获得由红杉资本领投的2000万人民币A轮风险投资。
2015年8月,获得由昆仑万维领投的1500万美金B轮风险投资。
2016年12月,余小丹由于病倒出局。
此时,空空狐的估值大概在2~4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