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董事长 孙陶然 新浪科技讯 9月14日上午消息,日前,新金融、促双创的中关村西区平台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革新创业中心举办。
此次平台由中关村的建设者北科建集团和北京大学校友会联合举办。
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出席并叙述了新金融促双创的三点感想。
孙陶然表示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上都要是一个独立存活的企业,你都要针对需要抓住需要去经营,而不应该成为一种辅助。
他说:创业不管你选择哪种范围,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抓不住需要的创业是不可能成功的。
假如大家能抓住一个大家的刚性的需要,就能创造出像微信如此的商品,你就是站在风口上,就是事半功倍。
以下为孙陶然演讲实录: 由于今天给的题目是新金融促双创所以我谈三点感想: 新金融本质上需要是金融 其实我不太了解什么是新金融旧金融,既然有新金融就有旧金融,大家了解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从银行的金融服务角度来讲,存款汇款贷款中间业务的交费,这类是金融服务的基础内容。
什么叫新金融什么叫旧金融?难道说移动支付叫新金融,用现金支付就叫旧金融?三百年八百年前用现金支付,一百年前开始刷银行卡,是否刷银行卡就是新金融?目前它又变成了旧金融,用微信二维码变成了新金融?所以我觉得本质上不可以用新旧金融做如此的划界,由于它是动态的,新技术持续的创先,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需要把新技术用到你的服务之中去。
其实不止是金融行业,各行各业都一样,包含餐饮,大家觉得餐饮是最传统的行业,但当互联网+、当不少新的技术出现之后,你若是不把这类新技术引入到餐饮市场,你的本钱就比其他人高,你的流量就比其他人低,你就会被淘汰。
所以任何一个行业它都需要持续的把新技术引进进去,那样金融也一样。
网络技术出现、云数据、云计算等等所有些新技术出现,包含目前炒的非常热的区块链,都需要把它应用到你的商品和服务之中去,当然首要条件是需要,无需用的不要用。
我觉得区块链技术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解决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在更多的方面它并没去解决新的问题,这个问题原来已经被解决了,目前要换一种办法去解决。
当然不少人又把区块链又跟代币、ICO结合起来更是漂离的东西,我是很不看好的。
在我看来新金融也好、网络金融也好它的第一点本质上需要是金融;什么叫本质上需要是金融呢?就是传统的金融觉得不能干得事新金融也不能干。
我记得在四五年前我在人民银行开会的时候,当时的刘主席还是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开会的时候不少企业谈各种各样的想法,让我发言我谈了一点,我说各位革新的企业们,你们提到的这类事拉卡拉不是不了解,更不是大家不可以做,更不是大家不会做,但大家不做。
由于我觉得不可以做。
所以传统金融上你不可以做的事,比如说在风险管控各方面不可以做的事并不能给它包上一个新金融或者网络金融的外衣就能去做。
那新金融应该干什么呢?应该做传统金融它做不了的事或者它不想做的事,比如大家提到的普惠金融,假如一个人想去贷两万元的信用贷款,在传统金融里面可能没这个商品,由于它靠传统的营业网点、传统的体系,假如提供这两万元的贷款跟提供一个两千万、一个亿的贷款可能投入的工作量是差不多的,但它所获得的收入是少的。
或者说它在技术上没办法达成,我这个银行在北京,但我为全国的申请者去审核和发放贷款。
在它原来的技术方法做不了,或者是由于性价比不适合不想做的状况下,你透过一些新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这种服务。
但传统金融觉得不能干的事情你依旧也不能干。
当年在央行监管的时候提出两个红线:1、资金池。
任何企业不需自己做资金池。
2、洗钱。
任何企业需要不可以触犯《反洗钱》这两个是红线,传统金融觉得这不能做新金融同样不能做,在传统金融觉得可以做的事情之内,你借用你的技术方法去做一些它原来做不了的或者不想做的事这个是新金融应该存活之道,这是第一个看法。
新金融它本质上需要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行业 其实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上都要是一个独立存活的企业,你都要针对需要抓住需要去经营,而不应该成为一种辅助,我记得前一段有人提出说,譬如大家金融要去支持其它行业进步,我感觉这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比如说大家觉得不可以给杨岩(北京大学企业家会所秘书长、北大创投创始合作伙伴)贷款,为何?是由于我觉得有风险。
这只不过举例。
假设我觉得这个人不符合贷款条件,那肯定是由于我觉得他的贷款是有风险的,这时不管来自于任何目的我不可以给他贷款,不可以由于他是普惠的对象就去做这件事情。
所以我觉得新金融也好、任何一个行业也好,它都不是其他行业的一个辅助部队、支持部队,它需要立足于我们的商业规律来进步。
所谓我们的商业规律是什么?就是必须要有需要,你的投入产出必须要合理,你的风险肯定可以控制住。
没需要活不下来,高买低卖活不下去,你的风险不可控也活不下去。
所以新金融它应该是立足于自己的进步,而不应该彻底我以服务某一项为我们的存活和进步目的。
这是第二个看法。
金融的进步确实使得目前的双创环境变的更好了 目前不少新的金融方法的出现确实在大大的促进大家的双创,我举三个例子: 1、风险投资。
VC、PE的出现很大的促进了双创,我记得20年前大家当时讲说在北京街头天上掉一块板砖砸去世了10个人9个人是老板,目前可以如此讲,假如中关村上掉下一块砖砸死10个人一定9个是投资人,目前投资人已经很之多了,这个其实对于双创还是很有促进用途的。
但大家的创业人士还是要清醒过来不可以把自己做成一个PPT公司,创业不是说我写一个好看的PPT,找到投资人把钱投给我就开始干的一件事,创业是应该我发现一个没被解决的需要,然后去找到一种解决这个需要的方法,如此的一件事。
但像私募股权投资的出现确实大大的促进了双创的进步,我觉得股权众筹对双创有肯定的帮忙,但这是餐后甜点是辅助方面,真的的扶持双创创业的主力还应该是天使投资、VC、PE这类比较成体量的专业的投资机构。
2、比如目前移动支付的进步可以大大的让不少的创业由不可行变为可行,像刚刚举的ofo的例子,假如移动支付不是这么便捷,共享单车第一面对的就是支付难点,当你想用共享单车的时候要费非常大的劲才能瓦解支付动作,这个服务可能就不享受、就提供不了了。
但目前移动支付进步到拿手机就扫就不成问题了,这对不少新的创业的想法打造了一个大环境,可以如此干。
3、消费金融、消费分期,购物可以分期付款,这会大大的促进新品新服务的推出,像这类更多的金融服务项目、更好的体验的金融的进步,确实会有力的促进双创,但本质上提供这类服务的基础还应该了解自己是金融企业,绝对不可以打破传统金融规律提供如此的服务。
最后也跟大伙推荐一点创业的领会,创业不管你选择哪种范围,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抓不住需要的创业是不可能成功的。
假如大家能抓住一个大家的刚性的需要,就能创造出像微信如此的商品,你就是站在风口上,就是事半功倍。
假如你抓住一个小众的刚性需要,就能像雷军说的那样,开个小店门口有人排队,你可以活下来非常滋润。
但假如你抓住的是一个软性的小众的需要,那你的创业是走不好的。
这个时候需要反过来去审视你是不是抓住了需要,假如没抓住就要调整我们的创业方向。